查看: 53|回复: 0

此心安处是吾乡---苏轼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

[复制链接]

15

主题

117

回帖

358

积分

版主

清莲
发表于 2025-4-27 10:2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苏轼
序:

王定国歌儿曰柔奴,姓宇文氏,眉目娟丽,善应对,家世住京师。定国南迁归,余问柔:“广南风土, 应是不好?”柔对曰:“此心安处,便是吾乡。”因为缀词云。


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教分付点酥娘。自作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

万里归来颜愈少。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。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      背景:

     受乌台诗案的影响,包括苏轼在内的许多文人,都因为这起案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株连。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,都被贬谪到了远离京城的极边之地去为官,作为苏轼好友的王定国自然也是逃不了的,被贬谪到荒蛮的岭南。在王定国回来的时候,正巧路过苏轼被贬谪的黄州,于是便选择了去见见自己数年未见的老友。 同为天涯沦落人的苏轼甚是欣慰。他决定为自己的好友王定国接风洗尘。在宴席期间,王定国让自己的贴身歌妓柔奴出来相见,于是就有了苏轼词序的对话。苏轼感慨之余,便产生了此首词作。

      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,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。柔中带刚,情理交融,空灵清旷,细腻柔婉,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。

 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,开篇“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教分付点酥娘”,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、晶莹俊秀,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、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。


  “自作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”这句的意思是:柔奴能自作歌曲,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,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,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,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、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,恬静安详。


词作首起两句,相似的句子,有

《鹧鸪天》西都作
作者:宋·朱敦儒

我是清都山水郎。天教分付与疏狂。曾批给雨支风券,累上留云借月章。
诗万首,酒千觞。几曾著眼看侯王。玉楼金阙慵归去,且插梅花醉洛阳。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勋章商城|手机版|小黑屋|清莲文学社 群号1074568981

GMT+8, 2025-7-2 19:02 , Processed in 0.05111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